普發1萬像在「分家產」!未成年PK父母「警局談判」精神科醫師曝2解方

發布時間:2025/11/17 20:30

記者王漫妮/桃園報導

政府還稅於民,但也衍生出親子問題。(圖/翻攝自iStock)

今(17日)起開放普發1萬ATM領現金,不過有精神科醫師接連發現,家中的未成年和父母為了這1萬元「反目」,有的父母認為該由大人統籌運用,但孩子卻想當1萬元的「主人」,雙方除了爭吵外,還有比較極端的孩子直接離家出走,或是和父母到警局理論,像是在提早「分家產」一般。

政府普發1萬元現金陸續入帳,今(17日)起開放ATM領現金,根據《聯合新聞網》報導,聯新國際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博臨床觀察發現「兩代價值觀的不一致」。林博分析,在傳統觀念下,不少父母認為辛苦養育孩子,再加上又是未成年,這筆「多出來」的錢應該要聽從父母安排,不過時代進步,現在的孩子善用3C產品,獲釋同儕之間的討論,查完各項資訊,也做好金錢的支配規劃,當這筆錢被父母收走,就會認為自己的人權和財產權遭到侵犯,期望落空,極易導致情緒崩潰。

林博分享,近期門診就有至少5、6個孩子,因普發一萬與父母鬧翻,年齡層多是13至18歲國高中生,最嚴重的個案甚至離家出走和雙方在ATM前上演搶錢戲碼,最終鬧上警局談判,像是在分家產一般,讓父母很無奈。

針對這些家庭失和的個案,林博在臨床上採取先分別了解父母與孩子的立場,再透過溝通促使雙方各退一步。成功的調解方案是3分之1由孩子自主使用,3分之1共同討論,剩餘3分之1建議父母協助孩子投資;或採取「三七分」的方式,7成由孩子自主運用,3成交由父母處理。

林博提到,過去未曾料到普發現金會造成家庭失和,他強調,「時代在改變,這是不可逆的」,未來的世界就是「獨立獨立再獨立」,若家長觀念未能與時具進,就容易引發兩代戰爭,親子間應互相溝通,尋求折衷方案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