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報稅懶人包來了!節稅重點、繳稅方式一次看懂

發布時間:2025/5/4 16:53

記者吳琪雅/台北報導

113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已於5/1日正式開跑,民眾須於6月30日前完成申報與繳稅作業。財政部提醒,無論採用紙本、線上或手機方式報稅,都應留意申報流程中多項重要細節,包括家庭成員計算、所得查詢、扣除額確認及節稅新制,以避免影響稅負或退稅金額。

報稅申報期間為5月1日至6月30日,其中線上申報系統每日24小時開放。若因特殊情形無法一次繳清,民眾可申請延期最長1年,或分期繳納,最長可達3年(36期)。報稅單位以家庭為主,包括納稅義務人本人、配偶及受扶養親屬。若申報扶養父母,需符合兩項條件:年所得不超過9.7萬元,且未領取政府生活補助。

民眾報稅前應先透過自然人憑證、健保卡或行動自然人憑證查詢國稅局提供的所得與扣除額資料,並逐項比對,特別是股利、兼職收入與保費支出等,常為民眾漏報熱區。

繳稅方式多元,包括行動支付、線上信用卡刷卡、帳戶轉帳、ATM、超商繳費,亦可選擇信用卡分期付款,方便不同族群依需求彈性安排。

今年報稅的節稅重點則包括:

若選擇列舉扣除額者,應準備相關憑證,如保險費、房貸利息、醫療支出、捐款等。財政部提醒,選錯申報方式恐導致無法退稅,甚至需補繳稅款。退稅部分,建議民眾選擇將款項直接匯入本人金融帳戶,以加快處理速度。今年第一波退稅預定於7月31日發放,第二波則為10月31日

財政部提醒,若在申報期間發現資料錯誤、遺漏或需補件,可於6月30日前重新上傳更正資料。但若涉及補稅或漏報,仍需依法處理相關罰鍰責任。面對政策更新與報稅工具日益多元,民眾應提早準備資料、釐清扣除額適用資格,才能合理節稅、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

 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