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凰颱風路徑再修正!鄭明典示警:槽前導引型態建立、恐更靠近台灣

發布時間:2025/11/11 10:15

記者蘇沐言/台北報導

鳳凰颱風來勢洶洶,暴風圈逐漸逼近台灣南側,各地風雨持續增強之際,中央氣象署前署長鄭明典在臉書指出,最新氣流圖顯示「槽前導引型態」已經建立,北方高壓偏弱、南支槽形成,可能導引颱風路徑再度南修,使鳳凰不再偏西,而是更貼近甚至通過台灣。

中央氣象署前署長鄭明典今(11)日在臉書貼出最新的中層氣流導引圖目前北方地面冷高壓勢力偏弱,導致整個東亞上空的主槽(西風帶主要低壓槽)也偏弱。從他公布的氣象圖可見,中央白色同心圓是鳳凰颱風的中心,外圍緊密的等壓線顯示結構仍相當完整;白色箭頭代表中層氣流的主導風向,可以清楚看到在台灣西側出現一道往南凹陷的氣流槽。他以紅色粗線標示出這條「槽線」,說明這屬於南支槽,是一條較淺的導引通道。

▲鳳凰颱風路徑再修正!鄭明典示警:槽前導引型態建立、恐更靠近台灣。(圖/翻攝畫面)
▲鳳凰颱風路徑再修正!鄭明典示警:槽前導引型態建立、恐更靠近台灣。(圖/翻攝畫面)

他解釋,這條槽線可以視為颱風原本所在的大低壓區與西風氣流的結合區,也可理解為低壓加強後,使北方冷空氣向南滲入,形成「冷平流」現象,底層氣溫下降導致上層氣壓減弱,進而讓槽線更加明顯。這樣的環境配置會使鳳凰受到槽前導引作用影響,路徑出現微調,不再明顯偏西靠近中國華南,而是略向南修正、靠近台灣。

氣象圖右上方呈現紅橙色的高風速區域,代表強西風帶,目前風速超過每小時100節,形成東亞主槽;但往南延伸的部分強度明顯變弱,也就是鄭明典所指的南支槽。相對地,台灣附近呈現藍綠色的低風速區帶,顯示駛流不穩,鳳凰在此區容易受到槽線牽引改變方向。鄭明典指出,「這就是颱風路徑會修正的原因所在。」

他提醒,目前的駛流狀態仍有變數,若北方冷高壓稍增強、冷空氣南下,會進一步鞏固這條槽線,導引颱風更靠近台灣。他也強調,氣象署的最新預測已開始顯示這項變化,鳳凰颱風的中心路徑略往南修正,顯示「通過台灣的機率正在上升」。

 

相關新聞